服务导航
【外院学科建设沙龙】第七讲:《写诗与译诗——我的诗人梦想》
2016-06-17
2016年6月17日,BETWA西汉姆联官方官网学科建设沙龙活动在学院新楼B102图书阅览室成功举办。会议由亚非系刘迪南老师主持,亚非系教授,博士生导师陈岗龙主讲。学院各语系师生以及外校人士一起聆听了讲座,参与了讨论。
陈老师用蒙古语为大家朗诵了《我的祖国》、《走失的骏马》等多部蒙古语诗歌,从将诗歌翻译成汉语的角度出发,谈到翻译诗歌必经的步骤:一是在翻译诗前,要对诗歌进行认真、彻底的研究,必须了解透了,才能再用汉语表达出来;第二,要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学术背景对作品进行考量;第三,作者的写作习惯也应加以考虑,例如《我的祖国》的作者纳楚克道尔基有特定的写作习惯,可以根据其写错的地方辨别诗作是否为本人所作,是未修改完的手稿还是修改后的誊抄稿;第四,把诗歌中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模式准确地传达给另一个文化的读者,这一点是最难、最费力、最耗时的,也是最重要的。
同时,陈老师提了一个问题:用母语写的诗歌能否由自己翻译成其它语言?自己翻译自己的作品,自然能够避免理解误差,同时也能够使翻译最贴近原作;然而,自己对自己的作品,总是会有源源不断的修改动力,这也带来一个劣势:无法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。因此,折衷的可以接受的可能是:交由他人翻译,在翻译时保持联系,多加沟通。
在诗歌写作上,陈老师表示,很多诗歌有着华丽的词藻,朗读时能够收获听众沸腾的掌声。词藻固然重要,更重要的是思维、意境和内涵。一个过耳就忘的诗歌打动不了作者,也肯定无法感动读者。由此,其实译诗也是有选择的,一首有内涵、有底蕴的诗,一首打动译者的诗,虽然译成其它语言可能丧失文字的美感,但是意境源远流长。
陈老师还带来了珍藏的书稿和照片,和大家聊起故交、故事,得到在座同学和老师的热烈反响。
陈岗龙老师的母语诗集书影
主讲人简介:
陈岗龙(多兰),蒙古族,1970年生,BETWA西汉姆联官方官网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著有《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》、《蟒古思故事论》、《蒙汉目连救母故事比较研究》、《草尖上的文明》等多部学术著作。2003年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,2006年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,2014年获首届中国民俗学奖。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,并做翻译,出版了《蒙古人》、《泪月亮》、《琥珀色的眼睛》等母语诗集和《老人与海》、《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》等文学翻译作品,诗歌《蒙古人》多次被选入蒙古国教材,《多兰诗选》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。